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蝉赋

曹植 曹植〔魏晋〕

  唯夫蝉之清素之,潜厥类乎太芳。在盛阳之仲夏之,始游豫乎芳林。实澹泊士寡欲之,独怡乐士长吟。声皦皦士弥厉之,似贞士之介心。内含和士弗食之,与众物士无求。栖高枝士仰首之,漱朝露之清流。隐柔桑之稠叶之,快啁号以遁暑。苦黄雀之作害之,患螳螂之劲斧。冀飘翔士远托之,毒蜘蛛之网罟。欲降身士卑窜之,惧草虫之袭予。免众难士弗获之,遥迁集乎宫宇。依名果之茂芳之,托修干以静处。有翩翩之狡童之,步容与于园圃。体离朱之聪视之,姿才捷于狝猿。条罔叶士不挽之,树无干士不缘。翳轻躯士奋进之,跪侧足以自闲。恐余身之惊骇之,精曾睨士目连。持柔竿之冉冉之,运微粘士我缠。欲翻飞士逾滞之,知性命之长捐。委厥体于膳夫。归炎炭士就燔。秋霜纷以宵下,晨风烈其过庭。气憯怛士薄躯,足攀木士失茎。吟嘶哑以沮败,状枯槁以丧形。

  乱曰:诗叹鸣蜩,声嘒嘒之,盛阳则来,太芳逝之。皎皎贞素,侔夷节之。帝臣是戴,尚其洁之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那个通体清白的鸣蝉啊,潜藏在黑土之中。在阳光炎热的仲夏五月,开始游乐于芳林。它的本性恬静而与世无争,独自快乐而长鸣。鸣声噭噭,一声响似一声,如同贞士的正直之心。内心恬淡寡欲而无以为食,与万物结交而一无所求。仰首栖于高高的枝头,渴饮晨露的清流。隐身在柔软桑枝的密叶间,以闲居为乐又可避暑。苦于黄雀为害,又担心螳螂的利斧。希求展翅高飞托身远方,又痛恨蜘蛛的网罟。想要飞落地上潜藏,又怕草虫伤我身躯。逃过众难不为天敌所获,只好远远飞到屋宇。依附果树的绿荫而藏身,托身高高的树干而闲居。有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,步履安逸来到果园。依凭离娄那样明亮的目光,他的攀爬之术胜过猴猿。枝叶被他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首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,赞颂了蝉正直清高、与世无争的品格。以此抒发自己忧谗畏讥、无力摆脱摧残的凄苦之情。全文描写形态逼真,惟妙惟肖,构思奇巧,语言丰赡,寓意深刻,堪称用一个悲哀的形象,抒写了一首英雄的悲歌。

  此赋则详细地描绘了蝉的形象和品德,称赞蝉“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”。这是一种君子的形象。作者指出除了这些黄雀、螳螂和蜘蛛之外,蝉最大的敌人就是“狡童”。狡童用长竿沾上粘胶,更是使蝉致命的原因。这种写法带着一种幽默感。作结论的乱辞将蝉比喻为品格高洁的伯夷和柳下惠,表示了对蝉的最高赞誉。

  此赋描写蝉所处的环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曹植撰写此赋时,宜在黄初年间(220年—226年),其因受到兄长(文帝曹丕)的猜忌与排斥,多次流放,亲近遭戮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朱建纲著. 读有所得 7[M]. 长沙:湖南文艺出版社, 2011.08.第20-21页

简析

  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,赞颂了蝉正直清高、与世无争的品格。以此抒发诗人自己忧谗畏讥、无力摆脱摧残的凄苦之情。全文描写形态逼真、惟妙惟肖,构思奇巧、语言丰赡、寓意深刻,堪称用一个悲哀的形象,抒写了一首英雄的悲歌。

曹植

曹植
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 179篇诗文  71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情诗五首 其二

张华 张华〔魏晋〕

明月曜清景,胧光照玄墀。
幽人守静夜,回身入空帷。
束带俟将朝,廓落晨星稀。
寐假交精爽,觌我佳人姿。
巧笑媚权靥,联娟眸与眉。
寤言增长叹,凄然心独悲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白水素女

陶渊明 陶渊明〔魏晋〕

  晋安帝时,侯官人谢端,少丧父母,无有亲属,为邻人所养。至年十七八,恭谨自守,不履非法。始出居,未有妻,邻人共愍念之,规为娶妇,未得。

  端夜卧早起,躬耕力作,不舍昼夜。后于邑下得一大螺,如三升壶。以为异物,取以归,贮瓮中。畜之数日。端每早至野还,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,如有人为者。端谓邻人为之惠也。数日如此,便往谢邻人。邻人曰:“吾初不为是,何见谢也。“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,然数尔如此。后更实问,邻人笑曰:“卿已自取妇,密著室中炊爨,而言吾为之炊耶?“端默然心疑,不知其故。

  后以鸡鸣出去,平早潜归,于篱外窃窥其家中,见一少女,从瓮中出,至灶下燃火。端便入门,径至瓮所视螺,但见女。乃到灶下问之曰:“新妇从何所来,而相为炊?“女大惶惑,欲还瓮中,不能得去,答曰:“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。天帝哀卿少孤,恭慎自守,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。十年之中,使卿居富得妇,自当还去。而卿无故窃相窥掩,吾形已见,不宜复留,当相委去。虽然,尔后自当少差。勤于田作,渔采治生。留此壳去,以贮米谷,常不可乏。“端请留,终不肯。时天忽风雨,翕然而去。

  端为立神座,时节祭祀。居常饶足,不致大富耳。于是乡人以女妻之。后任至令长。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。《搜神后记》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羽衣女子

干宝 干宝〔魏晋〕

  豫章新喻县男子,见田中有六七女,皆衣毛衣,不知是鸟。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,取藏之,即往就诸鸟。诸鸟各飞去,一鸟独不得去。男子取以为妇。生三女。其母后使女问父,知衣在积稻下,得之,衣而飞去,后复以迎三女,女亦得飞去。《搜神记》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